极氪新车变“二手”:交强险已投,过户记录曝光,车主维权路漫漫

近期,一起涉及浙江吉利旗下极氪汽车品牌的消费纠纷引发了广泛关注。众多消费者在全国多个城市的极氪直营门店中遭遇了类似的问题:满心欢喜地支付定金并签订合同,准备提取新车时,却被告知所购车辆不仅已经上过交强险,甚至已经完成过一次过户,实质上是“二手车”。这一意外发现让不少车主感到震惊和愤怒。

车主们纷纷爆料,销售人员在购车时信誓旦旦地保证所售车辆为全新车型,并催促消费者尽快支付定金以锁定限时优惠。然而,当车主们前往门店提车并办理相关手续时,才惊讶地发现车辆的交强险早在数月前就已由某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且在车管所系统中显示该车已完成过户。面对车主的质疑,极氪门店的回应含糊其辞,有的称这是“内部流程需要”,有的则以“公司规定”为由搪塞。

在重庆,一位车主愤怒地表示,他花费30多万元购买的极氪001车型,本想支持国产新能源汽车,结果却遭遇这样的欺诈行为。当车主询问为何“调拨车”需要过户时,销售人员只是敷衍地说“不影响驾驶”。在广州,一位车主发现问题后要求退还定金,却遭到门店经理的拒绝,被告知要么提车,要么视为违约。这种强硬的态度让车主们感到无法接受。

极氪的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引发了公众对其诚信经营理念的质疑。新车与二手车的保值率存在巨大差异,消费者花费新车价格购买的车辆,一旦过户就变成了二手车,未来在二手市场上将大幅贬值。过户背后的潜在问题也让车主们担忧不已,他们担心这些车辆可能是试驾车、事故车或展车,只是被隐瞒了真相。

极氪的直营模式本被寄予厚望,被视为能够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服务透明度的创新之举。然而,此次事件却暴露出直营模式下同样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欺诈行为。全国多地同时出现类似问题,很难将其归结为个别销售的个人行为。有内部人士透露,极氪去年积压了大量库存车,为了清库存并规避法律风险,采取了先将车辆过户到公司名下再当新车出售的策略。

这一事件不仅让极氪的品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也让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诚信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扩张,销量不断攀升,但品控和服务水平却未能跟上。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和清理库存,一些车企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促销,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猫腻。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只能听凭销售人员的忽悠。

面对极氪的沉默和回避态度,车主们纷纷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车主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有的则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还有的通过媒体曝光此事。极氪若再不正视问题、积极回应消费者诉求,必将面临口碑崩塌和法律制裁的双重危机。作为吉利旗下的子品牌,极氪的行为无疑也将对吉利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仔细核查车辆的交强险记录、过户记录以及出厂日期等信息。遇到类似“库存车当新车卖”的情况时,应果断向相关部门举报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也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只有消费者敢于维权、善于维权,才能让车企们更加重视消费者的声音和需求。

文章采集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