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领域机器人:工业、商业、家庭市场齐头并进,高增长势头强劲

全球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正经历一场技术革新与商业化应用的深刻变革。招商证券(香港)最新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揭示了这一领域的最新动向,指出尽管通用人形机器人尚需时日才能实现大规模应用,但在工业协作、商业服务以及家庭陪伴等多个垂直领域,专业机器人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示着万亿级市场的广阔前景。

报告强调,机器人行业正迎来通用与专业双线并进的发展格局,技术的不断突破正在重塑整个产业的生态。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全球机器人产业正展现出“通用机型蓄势待发,专业机型遍地开花”的蓬勃态势。

在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人成为率先实现突破的“排头兵”。数据显示,2023年工业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到7.89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激增至27.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9%。这类机器人在汽车制造、3C电子、半导体等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高效完成高精度重复性任务,还能与工人安全协同作业,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以汽车行业为例,协作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挡风玻璃涂胶、智能座舱螺丝锁附等工序,显著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

商业领域同样见证了协作机器人的爆发式增长。随着无人零售、餐饮自动化等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商业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430万美元迅速攀升至2023年的7270万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1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5%。目前,协作机器人已在部分连锁品牌门店中展现出精湛技艺,能够完成咖啡拉花、茶饮冲泡等精细操作;在无人超市场景下,其分拣配送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以上,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

家庭场景则成为另一片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正逐步取代传统单品,实现全屋智能的协同控制。报告预测,到2029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624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0%,渗透率也将大幅提升。其中,未上市的卧安机器人在家庭场景中占据领先地位,以其创新的产品矩阵和强大的生态黏性,成为全球最大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

在这场技术革命的背后,全球科技巨头正加速布局机器人“大脑”核心技术,推动行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迈进。英伟达发布的全球首个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GR00T N1,被视为机器人领域的“Android系统”,其创新的双系统架构和数据策略,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和开发效率。而华为则通过生态构建,补齐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短板,其升级的盘古大模型及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已在工业、康养等场景实现技术孵化,展现出强大的技术转化能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尽管通用机器人仍需等待,但专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已经展现出清晰的成长路径,成为把握行业机遇的重要选择。这些企业在技术突破、市场应用以及生态构建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采集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