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携手Uber,Robotaxi行业加速驶入规模化奇点时刻

近期,无人驾驶领域迎来了一项重大合作——萝卜快跑与Uber携手,计划在年底前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这一举措标志着无人驾驶技术正加速向全球市场扩张,并预示着Robotaxi行业即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萝卜快跑与Uber的此次合作,不仅凸显了双方在车辆规模和全球布局上的雄心壮志,更是对主流“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可靠性的一次有力证明。这一方案正助推Robotaxi技术迈向“奇点时刻”,即技术成熟与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节点。

回顾百度过往的战略规划,不难发现萝卜快跑的此次扩张并非突如其来。早在今年2月,百度CEO李彦宏就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2025年将是萝卜快跑的重要扩张之年,其Robotaxi车队规模增速将创历史新高。几个月来,萝卜快跑迅速在中东等地布局,先后宣布在迪拜和阿布扎比部署大规模无人车队,并逐步扩展至瑞士、土耳其等地。

今年以来,萝卜快跑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一季度,其已在全球提供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截至5月,萝卜快跑已在全球部署超1000台无人驾驶汽车,涉足15个城市,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7亿公里,累计为公众提供了超过1100万次出行服务。与Uber的合作更是将萝卜快跑的扩张推向了新的高潮。

事实上,萝卜快跑等头部玩家正引领Robotaxi行业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奇点时刻”。全球市场的关注点已从“能不能做”转变为“能做多大、跑多快”。这一转变得益于政策、技术和商业化的三重推动。近年来,武汉、北京、广州等地自动驾驶政策放宽,为Robotaxi运营扫清了障碍。同时,乘用车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硬件成本的下降,使得更大规模的投放成为可能。

在技术层面,萝卜快跑等玩家采用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方案,以“堆硬件”的方式提升自动驾驶性能。其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配备了4颗激光雷达、12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实现了厘米级测距精度和全天候稳定的环境感知。这一配置不仅提升了安全性,还使得Robotaxi的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员的1/14。

值得注意的是,萝卜快跑与Uber的合作不仅得益于双方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布局,还得益于Robotaxi领域成熟的“金三角”协作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出行服务运营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和车企共同推动Robotaxi技术的发展。Uber借助轻资产模式入局Robotaxi,与多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牵手合作,而萝卜快跑与Uber的合作则迅速拉开了与其他玩家的距离。

展望未来,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Robotaxi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盛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至45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60%。萝卜快跑等头部玩家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推动无人驾驶技术走向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

文章采集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