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拔群烈士:以信仰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纪念逝世93周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韦拔群,这位壮族儿女的杰出代表,其生命虽短暂却光辉灿烂,值此他逝世93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革命先驱的不朽功勋。

九十三年的风雨沧桑,韦拔群的名字始终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在广西东兰这片红色土地上,他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当红水河的波涛依旧奔腾不息,都安的山峦依旧挺立,我们仿佛还能听到韦拔群那激昂的革命口号,看到他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英勇奋斗的身影。

韦拔群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出生于富裕家庭,却毅然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回到家乡,创办了“改造东兰同志会”,唤醒了沉睡的民众,领导了震惊全国的东兰农民运动。他脱下长衫,换上粗布衣裳,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了农民心中亲切的“拔哥”。

在右江革命根据地,韦拔群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他与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一起,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他提出的“三打三不打”游击战术,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更赢得了民心。在红七军主力北上时,他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最终不幸被叛徒杀害,年仅38岁。

韦拔群的牺牲,是革命事业中的重大损失,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他创建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他倡导的“农运十二条”,至今仍充满实践智慧;他书写的“快乐事业,莫如革命”旗帜,成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中,“拔哥”精神依然闪耀,激励着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心协力,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韦拔群那代人用鲜血和生命开辟的道路,如今已延伸成通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今天的中国,粮食产量稳定,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这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当我们漫步在百色起义纪念馆,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农具和发黄的手稿,依然能感受到韦拔群那份穿越时空的赤诚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韦拔群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将永远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他的精神之火,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以最深的敬意,铭记这位“农民运动之王”,让他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文章采集于互联网